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部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土壤环境安全直接关系“菜篮子”、“米袋子” 、“果盘子”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是顺应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热切期盼的重要举措。
2018年11月20日,以“三大攻坚战与湖南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湖湘智库论坛(2018)暨省专业特色智库建设会议在长沙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常纪文副所长以《重金属污染区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如何与农村脱贫攻坚战结合》为题,讲述了常德市石门县雄黄矿砷污染治理土壤修复工程背后“精准扶贫”的故事,既“石门土壤修复模式”。
常德市石门县白云乡,是中国药用雄黄唯一产地,也是亚洲目前最大的单砷矿区,无论是质还是量均为世界之冠,具有1500多年的开采历史,矿石除供中国使用外,还远销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随着雄黄矿多年开采和冶炼,产生的废气、废水以及废渣对矿区周边约35平方公里的区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砷污染,是长期以来重金属污染较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是当前国家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极为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土十条”规定的六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
针对当地土壤污染状况,从201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鹤山村的雄黄矿区开展“南方重金属污染风险区划与修复技术研发示范”项目,通过蜈蚣草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吸”出来,建立了防-控-治相结合的土壤环境保护模式。“蜈蚣草的根系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是普通植物的10万到20万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杨军博士介绍。
经过数年的修复,团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砷污染治理技术体系,为后期土壤修复工程全面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检测显示,示范区内土壤砷含量已由49.5毫克/公斤降到37.9毫克/公斤,土壤砷含量降低了23.4%。
曾经的洗矿池已清理覆土,新栽的橘树苗正茁壮成长,矿区裸露的山丘逐渐被青绿的植被覆盖。蓝天白云下,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青草味。通过植被修复以及植物吸附重金属,矿区变得越来越美了。
石门县在污染防治与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
一是妥善救助和安置雄黄矿区群众
全力实行医疗救助。将砷中毒引起的肺癌、皮肤癌、肝癌等恶性疾病,纳入了特殊病种门诊补助范围,每年每例给予1000元的门诊治疗费补助,同时,可享受基本住院补偿。2011年,县政府启动白云桥廉租房(选址在县城区)和雄黄矿棚户区改造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4763万元,入住居民832户,并在楚江街道单独成立社区,与城区居民同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二是通过治理污染,带动雄黄矿区群众脱贫致富
解决雄黄矿区域的系列问题,让周边群众尽快过上健康、富足的小康生活,既要“治污”更要“致富”。在推进雄黄矿区域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的过程中,石门县坚持把统筹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摆在核心位置,通过改善基础条件,扩大本地就业,发展特色产业等手段,全力拓宽当地群众的收入来源。
三 依托土壤修复工程的实施,积极拓展本地就业
在雄黄矿区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聘请当地德高望重的退休村干部带队负责进行入户登记调查,核实修复土地面积,组织调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土地耕种、铺设防草布、移栽蜈蚣草等相关工作,为矿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本地务工机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当地用工已达44000多个,务工收入达460多万元,其中鹤山村、望养桥社区两个贫困村有70多户贫困户参与工程建设,每户年均增收10000元。两个社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5250元、3688元分别提升至2017年的9200元、8900元,并均于2016年实现脱贫。农民有了固定的收入,上访等活动大幅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结合石门土壤修复技术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果,形成了《农用地土壤修复工程项目管理指南》、《农用地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萃取技术指南》、《蜈蚣草育苗技术规范》、《蜈蚣草栽培手册》、《污染土壤修复后评估技术指南》,实现植物修复技术模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指导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和实施。下一步,这里还将建立土壤修复产业园、土壤修复项目管理信息中心,争取形成一套成熟的砷污染治理技术体系,探索实现土壤修复的市场化机制。
通过农田土壤修复项目,为农村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农田土壤修复与地方扶贫精准结合,石门土壤修复模式探索了一条土壤修复可持续发展道路。